Diamicron MR 30mg 岱蜜克龍持續性藥效錠
成份﹕Gliclazide
適應症:治療經飲食、運動及體重控制後,血糖無法達到理想控制之成人非胰島素依
賴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Diamicron MR 30mg
起始劑量:每天 30 mg。
每天早餐時服用 1~ 4 錠,即每天 30 至 120 mg,一次服用。
每日最大劑量為120 mg。
病人血糖值若於治療二星期後仍無法降低,可依據病人的代謝反應,
如血糖值,HbA 1c 糖化血色素值來作調整。
除此之外,每次進行劑量調整最好間隔至少 1 個月。
傳統劑型之Diamicron
起始劑量為40-80 mg,每日一次。
必要時可以每週增加40-80 mg,逐漸調整劑量,直到血糖獲得良好控制。
當劑量大於160 mg時可分二到三次服用。
每日最大劑量為320 mg。
每錠80 mg Diamicron®相當於每錠30 mg 之Diamicron® MR療效,二者之劑量轉換建議如下表,轉換初期應密切監測療效反應。
Diamicron® tab 80 m g與MR tab 30 m g之劑量轉換建議
|
懷孕
- 臨床上尚無使用 gliclazide 於懷孕婦女的資料,其他 sulphonylureas 類藥物在這方面
也沒有記載太多資料。
- 從動物的試驗資料中,並無發現 gliclazide 具致畸胎性。
- 在還未懷孕前必須讓糖尿病病情受到良好的控制,以減少先天性畸胎形成的危險。
- 懷孕期間不宜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必須改用胰島素治療。
- 準備懷孕或在使用 gliclazide 治療後意外懷孕之糖尿病患,建議改用胰島素。
授乳
- 無資料顯示 gliclazide 或其代謝物會分泌至乳汁中。
- 為避免新生兒發生低血糖症,治療期中不可授乳。
對開車及機器操作的影響
告知病人低血糖的症狀可能會影響開車或操作機器的能力,特別是在治療初期。
禁忌
. 對 gliclazide 或本品其他成分,對 sulphonylureas 或 sulphonamides 類藥物過敏者
. 第一型(Type 1)糖尿病患
. 酮酸中毒、糖尿病昏迷前期及昏迷
. 嚴重性腎臟或肝臟功能異常:此類病人應考慮投與胰島素
. miconazole 藥物治療
. 懷孕或授乳婦女
藥物過量:
Sulphonylureas 劑量過量時可能產生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狀若屬中度嚴重性且無伴隨意識喪失或神經方面的症狀,治療方法包括服用碳水化合物,調整劑量與/或改變飲食習慣。
應繼續密切監測血糖值至到醫師確定病人已脫離危險狀態。
嚴重性的低血糖症可能伴隨著昏迷、痙攣或其他神經方面的症狀,應盡快送醫住院並給予緊急治療。
若懷疑或已診斷出發生低血糖昏迷症狀,應給予靜脈注射 50 ml,20-30%葡萄糖糖液,接著再輸注 10%葡萄糖溶液,盡量維持血糖值在 100 m g/dL。醫師應嚴密監測病人,然後依病人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加強症狀治療。
由於 gliclazide 與蛋白質結合率高,透析療法(dialysis) 對本藥品藥物過量的治療無效。
藥物交互作用
1).下列藥物會增加低血糖的危險性:
禁止併用
Miconazole(注射劑,口服凝膠):可能會加強降血糖作用而引起低血糖症或昏迷。
不建議的併用
Phenylbutazone(注射劑):會增加 sulphonylureas 類藥物的降低血糖作用(取代其與
血漿蛋白質的結合或降低它們的排除率)。
抗發炎藥物:使用時應警告病人強調自我偵測血糖的重要性;需要時,在抗發炎
藥物治療時及停藥後,調整劑量。
酒精:會增加降血糖作用(藉由抑制代償性反應),且可能使糖尿病發生低血糖或昏
迷。
需要特別注意的藥物併用
當併用下例任一藥物時會加強血糖降低作用,因此可能會產生低血糖症:
其他降血糖藥物 (如:胰島素,acarbose,biguanides)
beta 阻斷劑
fluconazole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 (ACE inhibitors 如:captopril,enalapril)
H2 拮抗劑
MAO 抑制劑
sulfonamides
非類固醇抗炎劑。
2).下列藥物可能會使血糖濃度上升:
不建議的併用
Danazol:具致糖尿病作用。
如果必須使用這類藥物,應警告病人自我偵測血糖及尿糖濃度的重要
性。
可能在使用 danazol 治療時及停藥後,都需調整降血糖藥物的劑量。
併用時需注意的組合
Chlorpromazine (抗精神病藥物):
投與高劑量時(每天大於 100 mg)會增加血糖值(因胰島素分泌減少)。
告知病人要自行進行血糖檢測。
可能在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時及停藥後都需調整降血糖藥物的劑量。
Glucocorticoids 及 tetracosactrin :
全身注射劑、局部投與藥物、關節注射劑、皮膚用藥及栓劑):會增加血糖
濃度並可能引起酮病(corticoids 會降低對碳水化合物的耐受性)。
告知病人在開始治療時便要自行進行血糖檢測。
可能在使用 corticoids 治療時及停藥後,都需要調整降血糖藥物的劑量。
Ritodrine、salbutamol、terbutaline (靜脈注射劑):
因為具 beta – 2 協同作用,所以會增加血糖濃度。
告知病人要進行血糖檢測,需要時可改用胰島素治療。
可考慮併用的組合:
抗凝血劑 (warfarin...) : 併用時 sulphonylureas 類藥物會加強抗凝血作用,可能
需要調整抗凝血劑的劑量。
副作用:
低血糖症:
如同其他 sulphonylureas 類藥物,使用本品可能會引起低血糖反應,這些反應的發生通常都和不定時的飲食習慣及遺漏用餐有關。
一般症狀為:偏頭痛、極飢餓感、噁心、嘔吐、疲倦、昏昏欲睡、睡眠障礙、精神激昂、具攻擊性行為、注意力不集中、警覺性及反應力減弱、抑鬱、精神混亂、視力及言語障礙、語言表達能力喪失、震顫、輕癱、感覺異常、頭暈、無力感、喪失自我控制力、妄想、抽搐、呼吸短促、心跳過慢、昏昏欲睡、喪失意識、甚至致命性的昏迷。
腎上腺素激導性反調節作用
症狀包括流汗、皮膚濕冷、焦慮、心跳過快、高血壓、心悸、狹心症及心律不整。
這些症狀在服用碳水化合物(糖)後便會消失,但人工糖精則無效。
從使用其他sulphonylurea 類藥物的經驗得知,即使在嚴格的醫療監視下,低血糖症狀仍可能再度發生。
嚴重性或持續性低血糖症,服用糖僅能短暫控制,病患需要立即送醫治療,甚至可能需要住院。
胃腸不適:
症狀包括腹痛、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瀉、便秘。
改在早餐時服用,可避免或減少胃腸不適。
罕見之副作用:
皮膚與皮下反應:皮疹、搔癢、蕁麻疹、紅斑、班狀丘疹及泡瘡反應。
其他sulphonylureas 類藥物罕少引起過敏性血管炎。
血液病變:貧血、白血球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顆粒性細胞減少症。
這些症狀一般都會在停藥後便消失。
其他 sulphonylureas 類藥物罕少引起紅血球減少症、顆粒性白血球缺乏
症、溶血性貧血及全部血球減少症。
肝膽(hepato-biliary)病變:
肝臟酵素值 (AST, ALT, alkaline phosphatase)增加
肝炎(個別案例)。
若發生膽汁滯留性黃疸,應停藥。
其他 sulphonylureas 類藥物罕少引起肝臟酵素值增加、肝臟功能不全(膽汁滯留及黃疸) 與肝炎。通常停藥後便可恢復;只有少數案例曾引起致命性的肝臟功能不全。
一般而言,以上這些症狀都會在停藥後便消失。
視力障礙:服藥初期,因為血液中葡萄糖濃度改變,可能會產生短暫性視力障礙。
注意事項:
1.本藥不適合用來治療有酮中毒之嚴重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及未成年型糖尿病。
2.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服用本藥需降低劑量。
3.昏迷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單獨使用本藥治療。
4.懷孕婦女不適於服用本藥。